谈迟到

迟了太久,就不必到了

     今天看了一篇文章,笔者谈到了迟到,深表同感,笔者说到当年参加高考的时候,见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,他发现了一位考生晕倒在地上,父母在旁边呼天抢地,问过路人才知道,原来是那位考生迟到了半个小时,哀求监考老师让他进去,监考老师却不为所动,说了一句:“迟了太久,就不必到了。”考生最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,连连磕头,磕到头都破了,老师仍坚称绝不破例,拒不放行。考生最终晕倒在地,父母指责老师不通人情,痛哭大骂不已。
     其实老师并没有做错,只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,高考这种人生大事,即使早点出门等多一阵子,也不应该掐准时间出门,只是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,总会觉得老师不通人情,毕竟考生准备了那么地久。

另一个例子

     还记起之前读过的另一篇文章,人名已经不记得了,大致是说中秋佳节一个老师和两个以前的学生之间的约会,暂且叫学生A和B吧。学生B焦急地看着手表,马上就要到约定的时间了,可是路还塞着呢。不出意料的,学生B迟到了,风风火火地赶到约定的地点,学生A和老师已经在那谈笑风生了,赶忙道歉“不好意思,路上塞车了…”,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,递给老师,“老师,这是给您的礼物,茶叶,月饼之类的不易消化,不适合你”,这时候,他并没有看到不远处学生A送给老师的礼物正是月饼,弄得场面还挺尴尬的。
     其实,如果他可以早点出门,提早几分钟到达约定的地方,熟悉熟悉现场环境,或许就不至于这么尴尬了吧。

生活中

     生活中,每天都上映着迟到的画面,交通问题,个人拖延问题,临时突发情况等,都可能照成迟到。
     还记得大二当部门部长后第一次跟干事见面时,除了自我介绍,还跟他们说了三点”尊重,准时,smile”,可是,有点失望的是,之后的例会,一起出去玩什么的,总会有人迟到,一开始还觉得挺生气的,渐渐地也就习惯了,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自己不要迟到,做好自己,慢慢地感染身边的人就好了^_~现在想想,其实”准时“也包含在”尊重“里面。